⒈ 语本《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后以“冒天下之大不韪”谓公然干普天下都认为是最大错误的事。
⒈ 亦省作“冒大不韙”。
引语本《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清 陈天华 《中国革命史论》第一章:“惟一二之梟雄,冲决藩篱,悍然不顾,甘冒天下之大不韙,以求济其私心之所欲。”
毛泽东 《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因为发令者敢于公开发此反革命命令,冒天下之大不韪,必已具有全面破裂和彻底投降的决心。”
《清史稿·礼志二》:“严諭集议,尚未裁决遵行,则后人孰肯冒大不韙?”
⒈ 韪,是。全句比喻不顾一切去做全天下人都认为不对的事。也作「犯天下之不韪」。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4 孩子屋字典查询网haiziw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305263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