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解释 |
---|---|
窰調 | 1.亦作"窑调"。2.旧时在妓院里流行的小调。基本解释1.亦作"窑调"。2.旧时在妓院里流行的小调。 |
窰務 | 主管陶瓷业务的机构。基本解释主管陶瓷业务的机构。 |
窰竈 | 1.亦作"窑灶"。2.古代一种熏烟御敌的军事设置。基本解释1.亦作"窑灶"。2.古代一种熏烟御敌的军事设置。 |
窰課 | 旧时官府向窑户征收的税。基本解释旧时官府向窑户征收的税。 |
煤窰 | 用手工开采的小型煤矿。基本解释用手工开采的小型煤矿。 |
新定窰 | 1.元代名匠彭均宝烧窑于霍州﹐制品胎薄质细﹐净白尚素﹐仿北宋定窑﹐故称为"新定窑"。又称彭窑。参阅明曹昭《新增格古要论.古窑器论.彭窑》。基本解释1.元代名匠彭均宝烧窑于霍州﹐制品胎薄质细﹐净白尚素﹐ |
弟窰 | 宋代著名瓷窑之一。相传南宋时有章姓兄弟二人在龙泉烧造瓷器,兄名生一﹐所烧者称哥窑;弟名生二﹐所烧者称弟窑。所谓龙泉窑一般皆指弟窑.基本解释宋代著名瓷窑之一。相传南宋时有章姓兄弟二人在龙泉烧造瓷器,兄名 |
隆慶窰 | 1.明隆庆年间窑制瓷品的通称。基本解释1.明隆庆年间窑制瓷品的通称。 |
窰人 | 烧制砖瓦陶瓷器的工人。基本解释烧制砖瓦陶瓷器的工人。 |
窰變 | 1.谓制造瓷器时﹐由于窑里高温度的火焰使釉发生化学变化﹐开窑后出现意外的新奇颜色和花样。2.喻男女中某一方中途变心。基本解释1.谓制造瓷器时﹐由于窑里高温度的火焰使釉发生化学变化﹐开窑后出现意外的新奇 |
年窰 | 清雍正年间景德镇官窑烧造的瓷器。因雍正四年(1726年),年希尧以督理淮安板闸关,兼管镇厂窑务,故名年窑。雍正六年后,由唐英任驻厂协理官。釉色发明很多,以胭脂水釉为最着。基本解释清雍正年间景德镇官窑烧 |
哥窰 | 宋瓷窑名。窑址在浙江龙泉县南七十里华琉山下。北宋处州龙泉县旧有龙泉窑,南宋章生一﹑生二兄弟在此制瓷,各主一窑。生一所制之瓷号哥窑,生二所制者号弟窑。哥窑之瓷以胎细质白着称。参阅明王世贞《宛委馀编》卷十 |
隆窰 | 1.即隆庆窑。基本解释1.即隆庆窑。 |
官窰 | 1.亦作"官窑"。2.宋代著名瓷窑之一。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宫廷自建瓷窑烧造瓷器,故称。其色以粉青为上,其纹以冰裂鳝血为高。南渡后,又于杭州别建新窑。又明清两代景德镇御器厂所烧瓷器,一般亦称官窑。基本 |
土窰子 | 方言。旧时谓下等妓院。基本解释方言。旧时谓下等妓院。 |
窰口 | 1.亦作"窑口"。2.贩运鸦片的机构。基本解释1.亦作"窑口"。2.贩运鸦片的机构。 |
均州窰 | 北宋阳翟(今河南禹县)所造瓷器。因其地有钧台,故名钧窑,俗作均窑。金改阳翟为钧州(即均州),历代制造瓷器。基本解释北宋阳翟(今河南禹县)所造瓷器。因其地有钧台,故名钧窑,俗作均窑。金改阳翟为钧州(即均 |
汝窰 | 1.亦作"汝窑"。2.北宋著名的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县境内,古代属汝州,故名。元佑初年曾继定窑之后为宫廷烧制瓷器,与官窑﹑钧窑﹑哥窑﹑定窑合称五大名窑。所产瓷器,胎骨深灰色,釉色近于雨过天青或 |
宣德窰 | 明宣德年间于江西景德镇所设的官窑。所选瓷器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参阅清朱琰《陶说》。基本解释明宣德年间于江西景德镇所设的官窑。所选瓷器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参阅清朱琰《陶说》。 |
窰神 | 旧称主宰砖瓦窑的神灵。基本解释旧称主宰砖瓦窑的神灵。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4 孩子屋字典查询网haiziw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305263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