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消防设计公司
宁波消防设计公司
张经理
18058235092
18058235092
719457049@qq.com
1、- 排除腐蚀性气体的风管,应采用耐腐蚀的难燃材料。- 排烟系统的风管应采用不燃材料,其耐火极限应大于0.5h。- 附件、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和粘结剂等均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管道等,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
2、体育馆、展览馆、候机(车、船)建筑(厅)等大空间建筑,单、多层办公建筑和丙、丁、戊类厂房内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当不跨越防火分区且在穿越 房间隔墙处设置防火阀时,可采用难燃材料。
3、钢板风管。不同楼层的厨房油烟通过同一主管道排出,离出口近的楼层厨房排烟效果较好,而较低楼层的厨房排烟不通畅。排烟管道安装在穿过建筑梁或躲避其它设备管道时,排烟管道中的一段会低于整体排烟管道平面,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油水混合物会积聚在较低的那段排烟管道中,直接影响排烟通畅。
1、排烟风管及其连接部件必须在280℃的条件下保持至少30分钟的结构完整性。 竖向布置的排烟风管应置于独立的管道井内,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小时。 水平布置的排烟风管应置于吊顶内,其耐火极限也不应低于0.50小时;如果确实存在困难,可设置在室内,但此时风管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00小时。
2、竖向设置的排烟管道应设置在独立的管道井内,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3 水平设置的排烟管道应设置在吊顶内,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当确有困难时,可直接设置在室内,但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00h。
3、- 排烟系统的风管应采用不燃材料,其耐火极限应大于0.5h。- 附件、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和粘结剂等均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管道等,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
4、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规范中对于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有明确要求。一般而言,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小时。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水平穿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火分区,或排烟管道位于走道的吊顶内时,管道的耐火极限应提高至5小时。
5、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排烟系统管道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采用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每秒钟20米,采用非金属管道(注:多为混凝土风井)时,不宜大于每秒钟15米。排烟口/或者送风口最小风速计算 总风量。每小时的立方米数除3600再除以风管的横截面积(平方米),所得的数就是风速(每秒米)。
排烟风管防火包裹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适用范围: - 排烟管道在穿越防火隔墙、楼板或防火分区时,需设置防火包裹。 - 在人员密集场所(如疏散通道、避难层)或火灾危险性较高的区域(如机房、车库),管道需全程包裹。
防火材料需符合国家标准,能够耐受高温、抗氧化、抗腐蚀,并有效防止火焰和烟气的传播。 防火包裹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排烟风管在火灾中的耐火性能。 常用的防火包裹材料包括岩棉、扮基玻璃棉、防火板等,这些材料均需达到A级不燃标准。
防火包裹的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遵循相关建筑防火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在安装过程中,注意细节处理,如风管表面的清洁、胶粘剂的涂刷、防火材料的粘接等。安装完成后,需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以确保防火包裹的完整性和防护效果。
尽管没有明确的规范要求风管必须包裹防火板,但根据GB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对于消防系统的通风管道,耐火极限有严格要求。市面上大多数采用金属风管的产品,如果不进行处理,则无法满足耐火极限的标准。因此,通常的做法是在金属风管内部填充岩棉,再外覆防火板,以确保其达到防火标准。
排烟风管防火包裹规范要求,主要是为了确保排烟系统在火灾中具有足够的耐火极限,从而维持其排烟功能,保障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的顺利进行。根据公开发布的信息,排烟风管的防火包裹规范通常遵循以下要点:首先,排烟风管的耐火极限要求因设置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
防排烟风管在验收时,若发现一两处未进行防火包裹处理,是难以通过验收的。根据验收标准,防排烟风管的防火处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材料选择:应使用不燃材料进行防火包裹,这些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例如玻璃纤维棉、硅酸铝板等,它们应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隔热性。
排烟风管防火包裹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适用范围: - 排烟管道在穿越防火隔墙、楼板或防火分区时,需设置防火包裹。 - 在人员密集场所(如疏散通道、避难层)或火灾危险性较高的区域(如机房、车库),管道需全程包裹。
材料选择:应使用不燃材料进行防火包裹,这些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例如玻璃纤维棉、硅酸铝板等,它们应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隔热性。 耐火等级:防火包裹的耐火等级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总的来说,排烟风管的防火包裹规范要求涵盖了耐火极限、防火材料选择以及施工方法等多个方面。这些规定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排烟系统的防火安全性能,也为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实际应用中,相关责任方应严格遵守这些规范要求,确保排烟风管防火包裹的质量和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水平设置的排烟管道应设置在吊顶内,其耐火极限同样不应低于0.5小时。1 若因条件限制需直接设置在室内,则管道耐火极限需提升至0小时以上。1 这些要求旨在提高排烟风管在火灾中的安全性,确保其在关键时刻能够正常发挥作用。
防排烟风管的防火包裹验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防火包裹材料:防火包裹材料应为不燃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例如,玻璃纤维棉、硅酸铝板等。这些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隔热性。耐火等级:防火包裹的耐火等级需要符合国家标准。
若排烟管道直接设置在室内或穿越防火分区,其耐火极限应提高到不低于1小时。设备房和汽车库的排烟管道,耐火极限同样不能低于0.5小时。这些耐火极限要求确保在火灾发生时,排烟风管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完整性和隔热性,延迟火势蔓延。 包裹方式 防火包裹应覆盖整个风管的外表面,并与风管紧密结合。
1、防排烟风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穿越其他防火风区。具体条件和要求如下:一般情况: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小时。穿越多个防火分区:若排烟风管需要水平穿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火分区,或排烟管道位于走道的吊顶内时,其耐火极限应提高至5小时。穿越前室或楼梯间:排烟风管应避免直接穿过前室或楼梯间,以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2、总之,防排烟风管在穿越其他防火分区时,其耐火极限的设定有着严格的要求,目的是确保在火灾情况下,管道的耐火性能足以保护人员安全。这涉及到排烟管道的安装、设计以及对防火分区的正确理解。通过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的防火安全性能,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3、可以。必须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3条的规定,其中:3“穿越防火分区的排烟管道应在穿越处设置排烟防火阀。排烟防火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排烟防火阀的试验方法》GB 15931 的有关规定。”是强条。
1、在走道部位吊顶内的排烟管道,或穿越防火分区的排烟管道,其耐火极限应不低于0小时,但用于设备用房和汽车库的排烟管道,其耐火极限可不低于0.5小时。《防排烟系统设备及附件选用与安装》07K103-2中提到,使用8mm厚板材制作的自撑式防火风管,其防火性能在120分钟内能保持完整性与稳定性。
2、防排烟风管的耐火极限要达到0.5h、1h、5h,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具体的做法:首先,为了达到0.5小时的耐火极限,可以采用离心棉包裹的方法。具体而言,对于镀锌钢板风管,可以外包防排烟专用离心玻璃棉。这种玻璃棉的容重应为48Kg/m3,厚度需大于50mm,并使用焊接保温钉进行连接。
3、防排烟风管的耐火极限要达到0.5h、1h、5h,主要取决于所使用材料的防火性能和风管的构造方式。首先,对于0.5h耐火极限的防排烟风管,可以采用铁皮风管外包防火板或者涂刷防火涂料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