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消防设计公司
宁波消防设计公司
张经理
18058235092
18058235092
719457049@qq.com
当这些系统水平布置时,进风口与排烟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米。 虽然规范中没有明确指出室内送风与排风风管的具体安装距离要求,但实际验收过程中通常会遵循类似的距离原则。 这是因为在较近的距离内,风管内的风可能会直接流出,从而降低了送风与排风的效果。
安装位置与高度 消防排烟风管应尽可能靠近建筑物内部的火灾场所,安装位置必须保证能够尽快排放火灾场所产生的烟雾和热气。在建筑物内部,排烟风管的高度也需满足规范要求,要求顶部高度不得低于吊顶或屋顶高度,且顶部距离室内墙壁不得小于500mm。
在没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前室的正压送风口通常设计为有手动开启装置,火灾时操作方便。一般建议风口底端距离地面1500毫米,这样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手动开启。《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中提及,防排烟系统可以分为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
消防排烟口必须安装手动开启装置,根据如下。根据防排烟规范第3条,排烟阀和排烟口的手动驱动装置应固定安装在明显可见、距离楼面3m~5m之间便于操作的位置。
首先,应安装一个手动开启装置,该装置位于距离地面3米至5米的高度。 其次,在指定的场所和消防控制室内,应配备能够应急手动开启的排烟窗装置。 最后,通过手动操作排烟窗的开启装置或附近的按钮,进行三次开启试验,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在电动排烟窗的设计和安装过程中,一项关键要求是设置便捷的手动开启装置。这个装置的理想安装位置是在距离地面大约3米至5米的范围内,这样既符合人体工程学,又便于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操作。为了增强系统的应急响应能力,排烟窗应在必要场所和消防控制室内预留应急手动开启的选项。
根据我国国家法规,对于厂房平开高窗消防要求是否必须安装手动开窗装置,没有明文规定。然而,目前关于建筑消防要求的主要依据是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其中对于消防设施均贯彻了“紧急(火灾)状态下必须能够发挥作用”这样一个基本原则。
这类装置可以是电动按钮、机械手柄或气动装置,自然排烟窗的开启方式可以是电动、机械或气动。然而,对于净空高度大于9米的中庭、建筑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营业厅、展览厅、多功能厅等特定场所,除了要求设置集中手动开启装置,还应设置自动开启装置。
1、消防排烟风管大小和数量应根据建筑物大小、高度、火灾场所等要素确定。风管内径不应小于200mm,风管材质应符合建筑物消防设计规范,通常选用阻燃性能好的钢质风管或耐高温的玻璃钢风管。安装时必须保证风管内壁光洁、无门槛、无掉角和驳口,以确保排烟顺畅和清洁。
2、排烟口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00m。排烟口平时关闭,并应设置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
3、具体来说,排烟管道的最低安装高度不应低于2米。在配电室内,消防通风排烟系统的梁上排烟管道,其安装高度距离地面应不低于2米。然而,对于变压器局部的排风管道,其风口及风管的安装高度则需控制在不超过500毫米,同时,位于变压器上方的通风管道,其与变压器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2米。
排烟口安装位置总结如下:应设在栅顶上或靠近顶棚的墙体上。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少于00m,排烟口平时关闭;并应设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在排烟支管上应设有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排烟系统的安装位置要求如下:机械排烟设施:走道:走道的机械排烟系统一般为竖向设置。房间:房间的机械排烟系统应按防烟分区设置。排烟口:应设在栅顶上或靠近顶棚的墙体上。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少于00m,且排烟口平时应关闭,并设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
排烟设施应该装在以下位置: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排烟口应优先设置在建筑物的顶棚上,或者靠近顶棚的墙面上。这样的位置有利于快速有效地排除烟雾,减少烟雾在室内的停留时间和扩散范围。与安全出口的最小水平距离: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
排烟口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以下是关于排烟口设置位置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位置选择: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排烟口应优先设置在建筑物的顶棚上,或者靠近顶棚的墙面上。这样的设置有利于烟雾的快速排出,减少烟雾在室内的停留时间。
在民用建筑中,需要设置排烟设施的具体场所或部位包括:1) 在三层中,房间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以及位于四层及以上楼层、地下或半地下区域内的相同类型场所。2) 中庭区域。3) 公共建筑中面积超过100平方米且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
排烟口的安装位置应遵循一定的规范以确保排烟效果。排烟口应设在储烟仓内,并优先设置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这样做是为了将起火区域产生的烟气最有效、快速地排出,以利于安全疏散。
排烟口宜设置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排烟口设置在储烟仓内,但走道、室内空间净高不大于3m的区域,其排烟口可设置在其净空高度的1/2以上;当设置在侧墙时,吊顶与其最近的边缘的距离不应大于0.5m。
1、排烟口的设置应按本标准第 3条经计算确定,且防烟分区内任一点与最近的排烟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30m。除本标准第13条规定的情况以外,排烟口的设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排烟口宜设置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
2、每个排烟口的排烟量不应大于最大允许排烟量。排烟口宜设置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排烟口设置在储烟仓内,但走道、室内空间净高不大于3m的区域,其排烟口可设置在其净空高度的1/2以上;当设置在侧墙时,吊顶与其最近的边缘的距离不应大于0.5m。
3、排烟窗应设置在排烟区域的顶部或外墙,当设置在外墙上时,排烟窗应在储烟仓以内或室内净高度的1/2以上,并沿火灾烟气的气流方向开启。当房间高度小于00m时,排烟口的下缘应在离顶棚面80cm以内。房间高度在00~00m时,排烟口下缘应在离地板面10m以上部位。
4、在设置防烟分区时,储烟仓的高度至关重要。它不应小于空间净高的10%,并且至少要达到500毫米。这样可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烟气可以有效积聚,便于排烟系统的正常运作。每个排烟口的排烟量应当不超过最大允许排烟量,这是为了防止烟气过快扩散,从而影响人员疏散。
5、具体来说,排烟口可设置在排烟区域的顶部或外墙,并应满足以下要求:当设置在外墙上时,应在储烟仓以内,但走道、室内空间净高不大于3米的区域,其自然排烟口或机械排烟口可设置在室内净高度的二分之一以上。当设置在侧墙时,吊顶与其最近的边缘的距离不应大于0.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