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消防设计公司
宁波消防设计公司
张经理
18058235092
18058235092
719457049@qq.com
在高层建筑物中,18层以上的建筑属于超高层建筑,按照我国2005年修订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18层以上的民用建筑需要配备两部步梯,或者在单元间设置连廊。
超高层是指100米以上的建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对于大于100米以上的建筑消防要求做出了以下规定: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其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0h。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
超高层建筑消防要求如下: 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民用建筑,其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小时。 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民用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需符合规定。 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
消防要求:超高层住宅必须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包括消防电梯、消防通道、消防喷淋系统、烟雾报警系统等,以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和救援。电梯配置:由于楼层较高,超高层住宅需要配置多部电梯以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同时需考虑电梯的运载能力、运行速度以及故障应急措施。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4版要求,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必须设计避难层。因此,若公共建筑的高度超过100米,那么必须设置避难层。然而,对于超过100米的住宅建筑,规范并未强制要求设置避难层。关于避难层的设置,应严格遵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3条的具体要求。
超高层建筑消防要求如下: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其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0h。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
对于非住宅民用建筑,若建筑高度达到或超过50米,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必须达到A级标准。若为24米到50米的建筑,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可以是A级或B1级,其中,若采用B1级材料,则需每两层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而对于24米以下的建筑,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最低要求为B2级,若选择B2级材料,则需每层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综上所述,高层外墙保温防火等级的主要要求是B1级,但A级材料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被选用。
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防火等级最新要求如下:硬质保温材料防火等级:应不低于B1级。这意味着硬质保温材料应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火势的蔓延。软质保温材料防火等级:同样应不低于B1级。软质保温材料也需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不会迅速燃烧。
B2级:可燃性建筑材料:可燃类材料有一定的阻燃作用。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会立即起火燃烧,易导致火灾的蔓延,如木柱、木屋架、木梁、木楼梯等。 B3级:易燃性建筑材料:无任何阻燃效果,极易燃烧,火灾危险性很大。
根据公安部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46号文件,民用建筑的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的防火设计、施工和使用需遵循一系列严格的标准。文件指出,民用建筑的外保温材料燃烧性能应达到A级,最低不得低于B2级。
软质保温材料防火等级应不低于B1级。 外保温系统用粘结剂、砂浆等材料的防火等级应不低于B1级。 外保温系统用支撑、固定件等构件的防火等级应不低于不燃级。
室内消火栓:根据《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六层住宅楼建筑高度不超过21米,可以不设室内消火栓。 室外消火栓:建筑周边应设室外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大于150米,间距不大于120米。
室内消火栓:对于六层住宅楼,如果建筑高度不超过21米,可以不设置室内消火栓。然而,建筑的周边应配备室外消火栓,其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米,且之间的间距不应超过120米。 灭火器:应按照轻危险级场所的标准配置灭火器。
法律分析:对于六层住宅楼,其建筑高度通常不超过21米。依据规定,此类建筑可不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然而,建筑周边必须配备室外消火栓,其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米,且相互之间的间距不应大于120米。此外,灭火器的配置应符合轻危险级场所的要求。
高度超过50m或重要办公楼(属一类高层),每个防火分区最大面积为1000 m2,不超过50m的普通办公楼(属二类高层),每个防火分区最大面积为1500 m2;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
标准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停机坪与设备机房、电梯机房、水箱间、共用天线等突出物的距离不应小于5m;出口不少于2个,每个出口宽度不小于0.9m,以保障同时有两股人流出入;停机坪四周围设置航空障碍灯。 高层建筑的各种竖向管井都是火灾蔓延的途径。
写字楼标准层面积大小,除了应确定人均办公面积外,还应考虑结构、交通、卫生服务、设备设施所占面积分摊到每个工作人员的份额,故需确定每个工作人员的平均楼面面积指标。一个设喷淋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面积:一类高层2000平米(电信楼1500平米),二类高层3000平米。
防火间距规范要求为:建筑物之间或建筑物与构筑物之间应当保留的防止火灾蔓延扩大和为火灾扑救提供便利的必要安全间隔距离。这个距离是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高度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来确定的。详细来说,如果两个建筑物都是二级耐火等级,那么它们之间的最小间距为6米。然而,如果建筑物中有一个为高层,一个是低层,那么间距应至少为9米。
除乙类第6项物品外的乙类仓库,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25m,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与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表3-5中甲类仓库与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
(1)作为教室的建筑,其防火设计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的要求,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如由于条件限制设在低于三级耐火等级时,其层数不应超过1层,建筑面积不应超过600m3。普通教学楼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面积和其他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等,应满足具体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