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消防设计公司
宁波消防设计公司
张经理
18058235092
18058235092
719457049@qq.com
《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2022为国家标准,自2023年3月1日起实施,强制执行。本文对比《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2022与《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的主要变化。规范重点调整了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的内容,具体变化对比见附表。
强制执行:GB550362022《消防设施通用规范》是新的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自2023年3月1日起强制执行。规范严明:该规范规定严明,所有条文都需严格执行,无例外情况。与旧标准冲突的部分,均以新规范为准。废止部分旧标准:原有的《卤代烷灭火系统》等多部标准转为推荐性标准。
本文介绍《消防设施通用规范 GB 55036-2022》的主要内容,规范旨在确保建设工程中消防设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以减少火灾危害。全文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总则、消防给水与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平面布局要求如下:总平面设计:应根据城市规划,合理确定高层建筑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确保消防安全。高层建筑不宜布置在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厂房,甲、乙、丙类液体和可燃气体储罐以及可燃材料堆场附近。
2、高层建筑的电气系统应设计合理,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供电或及时切断非消防电源,以保障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消防电源应独立设置,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为消防设施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持。
3、在高层建筑物中,18层以上的建筑属于超高层建筑,按照我国2005年修订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18层以上的民用建筑需要配备两部步梯,或者在单元间设置连廊。
4、在18层以上的高层民用建筑中,根据我国2005年修订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每个单元应至少配备两部电梯,或者在单元间设置连廊以满足安全疏散需求。 超过18层的高层住宅设计应遵循《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的规定。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提高城市防火灭火能力,防止和减少火灾的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城市规划条例》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公安消防机构需编制消防专项规划,确保消防站位置和用地规划合理。建筑物的所有者需在合同或协议中明确各方消防安全责任。公共聚集场所需在使用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居民住宅区需同步建设消防设施,管理单位需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消防通道与疏散标志:消防通道必须保持畅通,并设置清晰的疏散标志。
第四条 建筑工程的建设、设计、施工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接受公安消防部门的监督管理。第二章 城市规划建设消防管理 第五条 城市规划部门应当组织城市公安消防部门会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共同编制城市消防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是。根据查询《公安部关于废止和修改消防工作部》公告得知,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决定废止的,将一律不再执行,所以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是废止。
城市消防规划的管理遵循严格依法的原则,其基础法规包括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这些法律法规为城市消防规划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城市公安消防监督机构与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共同负责消防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
消防规划的消防安全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城市布局与消防安全:生产、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和仓库应设在城市边缘的独立安全区域,并与密集人群保持防火安全距离。旧城区中对消防安全构成威胁的工厂和仓库需纳入改造计划,通过迁移或改变性质来消除不安全因素。
办公楼消防要求是单层面积超过200平米及以上的,需要两个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单层面积超过1500平米或者总的面积超过3000平米及以上的,需要增加设置自动喷淋和自动报警系统,如果不超的话,只需要设置消火栓和应急照明和灭火器即可。
《消防法》对城市消防规划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纳入城乡规划: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这包括但不限于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以及消防装备等内容。
1、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新版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与变化包括以下几点:疏散门净宽调整:疏散门的净宽将从0.9m减少至0.8m。疏散距离调整:首层扩大前室和扩大封闭楼梯间的疏散距离由15m调整至30m以内。新增疏散要求:大于5层的建筑需通过专用疏散走道直通室外。避难层人数计算标准调整:避难层的人数计算标准由0人/㎡调整为0人/㎡。
2、在城市规划时消防车道常被忽略规范对此有明确规定:应考虑消防车道,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60m;对大的城市综合体建筑还应设环形消防车道。不是所有的建筑都要设置消防车道只有规模大(占地面积3000m2以上)、火灾危险性大(商店建筑、展览建筑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才考虑消防车道。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最新版本是《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最新版本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2019。详细解释如下:《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是关于民用建筑设计的最新规范。
4、消防设计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娱乐场所或内部装修时,必须符合国家建筑消防技术标准。 建筑耐火等级:公共娱乐场所应设于不低于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若位于三级耐火等级建筑,须满足特定防火要求。
住宅楼消防配置要求总平面布局小区的总平面布局消防设计主要包括防火间距和消防车道。防火间距。一般来说住宅区内考虑到日照的因素,南北向间距较大,主要造成防火间距不足的大多是东西相邻建筑。大致上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相邻住宅楼之间防火间距不足。
超高层是指100米以上的建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对于大于100米以上的建筑消防要求做出了以下规定: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其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0h。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
消防要求:超高层住宅必须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包括消防电梯、消防通道、消防喷淋系统、烟雾报警系统等,以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和救援。电梯配置:由于楼层较高,超高层住宅需要配置多部电梯以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同时需考虑电梯的运载能力、运行速度以及故障应急措施。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4版要求,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必须设计避难层。因此,若公共建筑的高度超过100米,那么必须设置避难层。然而,对于超过100米的住宅建筑,规范并未强制要求设置避难层。关于避难层的设置,应严格遵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3条的具体要求。
建筑的高度与安全性密切相关。超过24米的建筑,由于其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往往需要更加严格的安全措施。例如,防火分区、疏散设施、消防设备等都需达到更高的标准。此外,高层建筑的人员密度较高,一旦发生火灾,疏散难度大增,因此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防火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