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消防设计公司
宁波消防设计公司
张经理
18058235092
18058235092
719457049@qq.com
防火玻璃墙设置的调整 在2018年修订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中,对于当上、下层开口之间设置实体墙确有困难时的情况,进行了调整。原规范中可能要求必须设置实体墙以达到防火分隔的目的,但新图示中允许在特定条件下设置防火玻璃墙。这一调整增加了设计的灵活性,同时确保了防火安全。
遵守防火规范:建筑幕墙的设置、层数、面积和防火分区等应严格遵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幕墙分格设计:需考虑杆件与主体结构的一致性,避免跨防火分区。幕墙开启部分限制:开启部分的面积不宜超过幕墙墙面面积的15%,且开启角度不宜大于45度。
幕墙的种类 单元组合式建筑幕墙:一种新型建筑幕墙结构体系,以各个单元板块组件为基本构件单元,直接支撑在主体结构上,具有现代感和补偿效应。点支式全玻幕墙:也称点驳接全玻幕墙,是现代建筑艺术的标志之一,由玻璃、点驳接件、支撑结构体系三部分组成,具有通透、新颖的特点。
幕墙层间防火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框架式幕墙的层间防火设计 有窗槛墙的情况:当建筑主体结构设有窗槛墙时,幕墙的水平防烟带应设置在窗槛墙上端与幕墙结构之间。这样可以有效阻隔火焰和有害气体的蔓延。
该标准于2018年8月1日起实施,专门针对建筑用遮阳金属百叶窗的产品规范。虽然主要关注遮阳金属百叶窗,但某些高端或特殊功能的门窗可能也采用类似的遮阳或百叶设计,因此可能间接受到该标准的影响。
(1)明确设计责任。建筑设计单位主要应考虑幕墙工程的防火、防雷、光环境污染和连接预埋件的结构安全等因素,并对建筑幕墙工程提出具体设计要求并负相应的设计责任。
1、5-88页:删除共用前室平面示意图中前室宽度的标注。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近期发布了8处更正说明,具体内容如下:333页更正:调整:平面图中尺寸标注线的位置已进行调整,以确保标注的准确性和清晰度。335页更正:修改:10图示的注释已进行修订,以更准确地解释图示内容。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的最新更正包括以下8处修改:333页:调整了平面图尺寸标注线的位置,以纠正原标注中的错误。335页:对10图示的注释进行了修订,原注释与规范内容不符,现已明确隔墙抗爆功能并非规范要求。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版)图示更新重要更正,以增强理解。共8处修改,涉及平面图尺寸标注、图例注释、楼梯标注位置等方面,旨在纠正原图中的错误和不一致。以下是部分修改内容概述:3-33页:调整平面图尺寸标注线位置,原标注有误。
5、所在行中,只是在对应于“位于袋行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下的“四级”处画有“短横线”,这是因为按照GB50016-2014(2018年版)3等的规定(见下图示),“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不能布置在耐火等级为四级的建筑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希望能帮到你。
- 防火间距:确保建筑之间的安全隔离。 - 防爆与安全疏散:针对易燃易爆环境的特殊安全措施和紧急疏散路径。 - 仓库安全疏散:强调仓库人员疏散通道的规划和设计。 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与可燃材料堆场 - 一般规定:针对此类设施的特殊防火要求和规定。
耐火等级、层数、面积和平面布置:规定建筑尺寸限制和布局要求。防火间距:确保建筑之间的安全隔离。防爆与安全疏散:针对易燃易爆环境的特殊安全措施。仓库安全疏散:仓库人员疏散通道的规划和设计。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与可燃材料堆场 一般规定:特殊防火要求和规定。
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规定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要求,确保在火灾时能清晰指示人员疏散方向。以上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目录的主要内容,旨在确保高层民用建筑在防火、安全疏散等方面符合标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所在行中,只是在对应于“位于袋行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下的“四级”处画有“短横线”,这是因为按照GB50016-2014(2018年版)3等的规定(见下图示),“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不能布置在耐火等级为四级的建筑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
关于《建规》与《高规》的合并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两本规范的某些条文规定不一致,条文规定的不一致,有的是合理的,因为《建规》强调“外救”,《高规》强调“自救”。
相关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3条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成组布置时,组内储罐的布置不应超过两排,甲乙类液体立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M,卧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0.8M。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17图示2理解:此图示表示房间疏散时,首先需通过袋形走道,疏散距离为a,随后可进行双向疏散,距离为b或c。整体疏散距离考虑了袋形走道与双向疏散因素。个人理解:依据二级耐火等级的其他单、多层建筑规范,双向疏散的房间疏散距离上限为40米,袋形走道疏散距离上限为22米。
2、在图示17中,代表了一个特定疏散场景下的总疏散距离。其中,a代表袋形走道的长度,b代表双向疏散路径的长度。由于袋形走道可能增加疏散难度,因此其长度a在计算时乘以2,以充分考虑可能的折返因素。
3、总的来说,图示17中的(2a+b) ≤44(55)并非孤立的数值,而是建筑设计者结合消防安全要求、人员疏散行为以及建筑结构特点综合考虑的结果。理解这个公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遵循防火规范,确保建筑物在紧急情况下能有效保障人员安全。
4、建筑设计中,防火规范图示17对疏散路径长度进行了规定,其表达式为(2a+b) ≤ 44(55),这一公式对保障人员安全疏散至关重要。 该公式中,a代表袋形走道的长度,而b和c代表双向疏散路径的长度。设计者在制定这一公式时,考虑了疏散路径的复杂性以及实际疏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