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消防设计公司
宁波消防设计公司
张经理
18058235092
18058235092
719457049@qq.com
1、根据资质划分,能够设计年产120万吨以上的矿井属于甲级资质,能够设计年产90万吨到120万吨之间的矿井则属于乙级资质。而对于年产30万吨到90万吨之间的矿井设计,则属于丙级资质。整体来看,煤炭设计院的资质标准不仅考虑了设计项目的规模,还涵盖了不同的矿井类型和选煤厂的设计要求,体现了对不同级别设计单位的合理分类和定位。
2、煤炭行业甲级和煤炭专业甲级是工程设计领域的两种不同资质级别,它们在涵盖范围、技术能力、项目规模及评审标准上存在明显差异。煤炭行业甲级资质通常覆盖了煤炭行业的多个专业领域,包括采矿工程、选矿工程、煤化工工程等。相比之下,煤炭专业甲级资质则更专注于某一具体的专业领域,如煤矿开采、矿井建设等。
3、设计能力9万吨/年以上煤矿矿井的采区回采率,执行以下标准:薄煤层不低于85%,中厚煤层不低于80%,厚煤层不低于75%,水力采煤不低于70%。设计能力9万吨/年以下3万吨/年以上煤矿矿井的采区回采率,不低于65%,设计能力小于3万吨/年的煤矿矿井,采区回采率不低于50%。
4、山西省煤炭规划设计院隶属于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成立于1979年,是拥有国家煤炭行业(矿井)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同时兼备选煤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乙级资质,以及生产能力核定、节能评估等专项资质。院长负责制下,法人代表为郑有山。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已更新为国家标准GB50215-2015,并于2016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十五条,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使用单位需对设备进行自行检测和维护保养,并对需检验的特种设备及时申报并接受检验。
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15,矿井通风设计时,负(正)压的限制为不超过2940Pa。 在矿井设计的后期或风量超过20000m3/min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设计负压,但不应超过3920Pa。 对于矿井井巷的局部阻力,新建矿井和扩建矿井的独立通风扩建区应按照井巷摩擦阻力的10%进行计算。
法律分析:《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15中明确规定了矿井通风的设计负(正)压不应超过2940Pa。在矿井设计的后期或风量超过20000m3/min时,可加大,但不宜超过3920Pa。
《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 50399--2006)《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基本规定》。
1、(3)预防性灌浆 预防性灌浆是将水和浆材(如黄土、电厂的炉灰)制成一定浓度的浆液,通过输浆管路送往可能发生自燃的地区,以防止煤炭自燃的发生。其作用是:泥浆包住碎煤灰,隔绝空气,防止氧化;泥浆堵塞采空区中的空隙,减少漏风,泥浆水可使灌浆区冷却降温。
2、预防矿井外因火灾的措施包括防止井下出现明火、电火和炮火;预防矿井内因火灾的措施包括减少发火隐患,预防煤炭自燃,及时发现自然发火的预兆并处理发火隐患。一旦井下发生火灾,首先发现的人员应尽可能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发展,并立即报告矿调度室。
3、)用钻孔测温辅助监测。对顶煤破碎或有自燃危险的地点,埋设测温探头,定期监测温度变化情况。4)加强漏风检测。对于漏风通道不确定的区域,可采用示踪气体法,检查顺槽漏风量。对漏风集中的区域加强观测。(2) 预防措施 :1)均压通风控制漏风供氧。均压通风是控制煤层开采中采空区等漏风的有效措施。
1、主要通风机负压标准不应超过2940Pa。矿井通风的设计负(正)压不应超过2940Pa。在矿井设计的后期或风量超过20000m3/min时,可加大,但不宜超过3920Pa。矿井井巷的局部阻力,新建矿井和扩建矿井独立通风的扩建区宜按井巷摩擦阻力的10%计算,扩建、改建等矿井宜按井巷摩擦阻力的15%计算。
2、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15,矿井通风设计时,负(正)压的限制为不超过2940Pa。 在矿井设计的后期或风量超过20000m3/min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设计负压,但不应超过3920Pa。 对于矿井井巷的局部阻力,新建矿井和扩建矿井的独立通风扩建区应按照井巷摩擦阻力的10%进行计算。
3、负压规定: 标准负压:主要通风机的负压标准不应超过2940Pa。 特殊情况:在矿井设计的后期或风量超过20000m3/min时,负压可适当加大,但不宜超过3920Pa。风量规定: 风量分配:在多风机通风系统中,风量需要按需分配,确保各用风地点的风量满足需求。
4、矿井通风压力就是进风井口断面与出风井口断面的总压力之差。
5、所以我国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规定矿井通风的设计负(正)压一般不应超过 2940Pa。表土层特厚、开采深度深、总进风量大、通风网路长的大深矿井矿井通风设计的后期负压可适当加大但后期通风负压不 宜超过 3920Pa”。
预防外因火灾的措施: 实施严格的火源管理制度,严禁矿工携带烟草和火种入井,确保井下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规定地面井口房和通风机房周围20米内不得有烟火,也不得使用火炉取暖。 地面木料场、矸石山和炉灰场必须与进风井的距离至少为80米,以防火灾蔓延。
预防外因火灾的措施:预防明火、放炮引火、电气引火、摩擦生火。(1)严格杜绝火源。严禁将烟和火带下井,更不许在井下吸烟与使用明火;地面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米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地面木料场、矸石山、炉灰场与进风并的距离不得小于80米;并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
采取措施防止火势蔓延到其他区域,如关闭相关的风门、通风井等。 在火灾得到控制和扑灭后,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没有余火和复燃的风险。 对火灾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改进矿井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预防措施:矿井设计与建设:在矿井设计和建设阶段充分考虑防火需求,合理布置巷道,设置防火墙和防火门。火源控制:严格控制井下火源,禁止吸烟、使用明火,确保电气设备安全运行。防火培训:对井下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防火知识培训,提高防火意识和技能。
答案:火灾发生后,应尽一切可能创造条件积极灭火。直接灭火失效时,在灾区人员撤出的情况下,应在火源进风侧建筑临时密闭,适当控制火区进风量,减少火烟生成。但需注意火灾发生在上行风流中时,主要密闭应建在火源所在的主干风路中(密闭与火源之间无旁侧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