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消防设计公司
宁波消防设计公司
张经理
18058235092
18058235092
719457049@qq.com
按锅炉的额定蒸发量大小不同,要求不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2条有规定。燃气锅炉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为12m。
不小于一米。壁挂炉安装的上方不得设置露电线、电器设备、燃气管道等设施、维修、维护,壁挂炉周围应预留一定间距,安装高度控制在距地面1200~1400mm为宜。
对于小区环境而言,史麦斯壁挂炉并不会带来环境污染。其工作原理如下:废气排出时,在烟管前方形成直径80cm的热气柱,温度大约在100℃左右。由于热气柱与周围环境温差极大,热气柱会直线向上,不会四处飘散。热气柱的叠加使得热气上升速度加快,形成一个热气烟囱,这种现象在小区环境中不会造成污染。
热水器安装高度:由地面至热水器底部2~5m。不建议在距地面10-20CM的高度安装。不建议的理由:不便于观察燃烧窗口,操作不便 万一燃烧异常,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容易形成安全隐患。热水器基本安装条件是:房间应高于4m。热水器安装高度由地面至热水器底部2~5m。
首先天然气表安装的规定一定要符合要求。燃气表安装的室内温度不能低于5度的干燥和通风良好又便于查表和检修的地方。一般燃气表不允许安装在卧室和浴室房以及锅炉房内,容易易燃物品和危险物品存放在一起。如果是公共建筑用户的话可以给它设置在单独的房间内。
燃气调压间属于甲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与锅炉房贴邻的调压间应设置防火墙与锅炉房隔开,其门窗应向外开启并不应直接通向锅炉房,地面应采用不发火花地坪。再根据耐火等级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2条规定。
法律分析:全户内高压线走地下的变电站,靠近居民楼是完全没有什么安全问题的。根据国家规定,110千伏变电站离居民楼应保持至少10米的距离,这一标准比国际标准更为严格。
这是说的但满足本条要求时,允许开窗不受间距限制。不是说两栋建筑物结构距离不限。
超高层是指100米以上的建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对于大于100米以上的建筑消防要求做出了以下规定: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其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0h。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
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距离房屋边线不小于3m。GB50016-2014【2018年版】。3 民用建筑与单独建造的变电站的防火间距应符合本规范第1条有关室外变、配电站的规定,但与单独建造的终端变电站的防火间距,可根据变电站的耐火等级按本规范第2条有关民用建筑的规定确定。
1、对于箱变来说,对周围造成危害的主要是高压侧,对于10kV箱式变压器高压侧为10kV,那么距离住宅的安全距离为5米。一般安装箱式变电站的时候,都会优先考量距离住宅的距离。如果箱变距离住宅距离低于5米的话,供电局验收是不会通过的。另外据环保部门介绍,我国目前对箱式变压器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有一定要求。
2、一般而言,10KV变电系统之间的安全间距以及相对地的安全间距被认定为125毫米。10KV箱式变电站所引发的所谓的辐射,主要来自于电力变压器初级与次级绕组之间产生的磁场涡流,这种辐射的强度与范围主要取决于电力变压器的容量及工作电流。电力磁场的影响范围会随着电流的增加而扩大,同时也会随着容量的提升而增大。
3、变压器距离住宅的安全距离是10-15米左右,具体情况是:如果电压在1~10千伏以内,那安全距离可控制在5米左右;如果变压器电压较大,在35-120千伏左右,安全距离设置10米左右;如果电压值已达到150千伏,那安全距离可设置在15米左右。
4、按照国家标准防火要求,距离不应小于3米: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2条,10KV及以下的箱式变压器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米。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最新版本是GB50016-2014(2018年修订版)。该规范的发布时间是2014年8月2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它自2015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并在2018年3月30日发布了局部修订公告,修订内容自2018年10月1日起生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是一部全面且细致的防火设计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关键内容:规定了基本防火设计准则:包括建筑耐火等级、防火间距、疏散设施等,为各类建筑的防火设计提供了基本框架。强调了特定场景的防火要求:高层建筑:需配备特殊防火措施,遵循严格的防火设计原则。
3、不是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已经不是最新的版本。根据最新的信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23年1月19日发布公告,批准了《建筑防火通用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5037-2022,并且自2023年6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4、规范版本更新:GB 50016-2006自2006年12月1日起实施,而GB 50016-2014自2015年5月1日起替代前版规范并开始实施,标志着我国建筑防火规范进入新阶段。
5、新版国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本))。 新规范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
6、明敷时(包括敷设在吊顶内),应穿金属导管或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金属导管或封闭式金属槽盒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当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并敷设在电缆井、沟内时,可不穿金属导管或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当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时,可直接明敷。
1、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是为了防止着火建筑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引燃相邻建筑,便于消防扑救的间隔距离(具体见2018年版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术语》第21条)。
2、高层办公楼与高层医疗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3m,13-5=5m,故C错误。
3、对于高层和重要公共建筑,与甲乙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需达到50米,与甲类库房的防火间距同样不应小于50米。而对于一般的民用建筑,与甲乙类厂房的防火间距则要求不得小于25米,与甲类库房的防火间距则为25~40米,与乙类库房的防火间距则至少为25米。
适用范围:新规范适用于生产和储存易爆物品的建筑,以及既有建筑的防火改造。严格规定:对建筑的防火设计、消防救援设施、电气安全、疏散通道等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规定,以确保人员安全和建筑功能的连续性。具体规定的变化:消防救援设施:必须适应建筑规模,设有直通楼梯或消防救援口,且每层至少有两个。
新规范的实施强调了强制性要求,适用于生产和储存易爆物品的建筑,以及既有建筑的防火改造。新的规定对建筑的防火设计、消防救援设施、电气安全、疏散通道等进行了严格规定,旨在保障人员安全,维护建筑功能连续性。例如,消防救援设施必须适应建筑规模,疏散设有直通楼梯或消防救援口,且每层至少有两个。
消防车道不是必须形成环路。自2022年6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GB55037 - 2022《建筑防火通用规范》,废止了旧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的强制性要求。新规规定,部分建筑只需沿建筑的两条长边设置消防车道,住宅建筑至少沿建筑的一条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新规GB55037-2022《建筑防火通用规范》自6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与旧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比,新规废止了关于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的强制性要求。
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对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防火要求进行了规定。电气:对电气系统的防火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建筑施工:规定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防火要求。使用与维护:对建筑使用和维护过程中的防火要求进行了说明。
消防安全:新的规范强调了更高级别的安全标准和消防措施,有助于提升建筑的消防安全水平,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建筑行业:规范的实施将推动建筑行业的标准化、现代化进程,促进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创新。